【典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释义】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本人。
秦昭襄王倚仗秦国的强大,写信给赵惠文王,佯称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接到信后,左右为难,他明知这是秦王施用的诡计,想骗取美玉,可若是不答应,又怕他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
赵苑北门“和氏璧”雕塑
正在久议不决之时,有一位大臣说道:“要是能派一位智勇双全的人带上和氏璧去见秦王,如果得到十五座城,就把宝玉交给秦国;如果得不到,再把玉璧带回来。这样我们既不会上当受骗,秦国也没有发兵的借口,可以两全其美。”这时候宦者令缪贤推荐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可担当此任。”赵惠文王拜蔺相如为大夫,命他怀揣和氏璧,出使秦国。
到了秦都咸阳,秦昭襄王听说献璧的赵使到了,便聚集群臣,在章台宫里召见蔺相如。蔺相如用锦缎包了玉璧,双手捧着敬献给秦王。秦王小心地展开锦缎一看,玉璧晶莹剔透,宝光闪烁,雕镂之处,纹理天成,真是平生未见过的宝贝。他仔细鉴赏,看了又看,不住地咂嘴称赞。他饱赏了一阵,又递给左右的群臣传看,群臣们眼中放着光彩,兴奋不已,激动地连连高呼万岁。秦王欣喜万分,又命随从重新用锦缎包好,传给后宫的美人赏玩,许久才回到秦王的手中。蔺相如被冷落在堂下,等了多时,也不见秦王提起赠送城邑的事,他急中生智说:“这和氏璧虽然是稀世之宝,可惜上面还有些微小的斑瑕,大王可能还没有看出来,让我指给大王看。”秦昭襄王把玉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捧住玉璧,连退几步,靠在殿柱旁,厉声呵斥秦王说:“赵国满朝文武官员,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自己的强大,想用空话来骗取玉璧,所以都不主张把它送来。但我认为一般老百姓交朋友,还都讲究信义,不至于互相欺骗,何况是堂堂的大国君主呢?而且为了一块玉璧与秦国伤了和气也不好。赵王听了我的话,这才命我把玉璧送来。而大王却在普通的宫室里接见我,又将玉璧传到后宫给美人赏玩多时,冷落使臣,并且没有丝毫送赵国城邑的诚意,所以我将玉璧收回。”秦王见状,想命令武士上前夺抢。蔺相如怒发冲冠,紧紧捧住玉璧大声喝道:“如果大王危言相逼,我情愿把自己的头颅和玉璧一起撞碎在石柱上。”说着就斜视着殿柱,全身跃起,准备与玉璧俱碎。
图片来自网络
秦昭襄王一看,慌了手脚,他怕玉璧被撞碎,白费一番心机,便连忙赔礼说:“先生不要着急,我怎敢失言。”说完就让掌管地图的官员取来地图,比画着对蔺相如说:“先生请看,这十五座城池全部划归赵国。”蔺相如知道秦王善于欺诈,不可轻信,便说:“和氏璧是天下至宝,赵王令我把玉璧送来的时候,邀请各国使臣参加,举行了隆重的送璧仪式。大王你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受璧仪式,并邀请各国使臣一同参加,那时我再把玉璧献上,这才符合礼节。”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柔中带刚,有胆有识,强取是不行的,只好答应了蔺相如提出的要求。想到秦王毫无诚意,蔺相如回到驿馆后,便派人将玉璧悄悄送回了赵国。
到了第五天,秦国大殿布置得隆重而威严。各国使臣也都云集大厅,观看蔺相如上殿献璧。
仪式开始后,蔺相如从容上殿。秦昭襄王见他两手空空,便劈头问道:“我已斋戒五日,今日又郑重地举行了受璧仪式,你为何不带璧来?”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说:“我怕受了大王的欺骗,对不起赵王,所以我已经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秦昭襄王听了大发雷霆,怒吼道:“前次你说我不敬,我就依了你,斋戒沐浴了五天,今天又举行隆重的仪式,你却把璧送回了赵国。这分明是欺骗我,在大庭广众面前戏弄我。来人,先把他斩了。”
蔺相如毫无惧色,上前一步对众人说:“大家都知道,秦强赵弱,只有强国欺负弱国,赵国绝不可能欺负秦国。大王如果真想以城换璧,这并不难,先把十五座城划给赵国,再派使者随我到赵国去取。赵国怎敢得了城邑却不给玉璧,而背负不守信用的恶名呢!”蔺相如又提高了嗓音说,“我这次明知欺骗了大王,该当死罪。我来到秦国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请你用油锅把我烹死吧!现在,是非曲直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我已死而无憾了。”说完挺直胸膛,准备赴死。各国使臣都为蔺相如捏了一把汗,睁大眼睛注视着秦王的脸色。秦昭襄王见蔺相如一身正气,凛然不屈。心想,如今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同时还破坏了秦赵两国的关系。不如好好待他,放他回赵国去。忙喝令武士退下,客气地说:“请先生暂且回去,以城换璧的事容我再考虑考虑。”秦王作为君主,对蔺相如的胆识特别钦佩。赵使告别时,秦王热情地款待了蔺相如,并送他许多礼物。
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轰动了列国,赵惠文王亲自在王宫设宴接风,并封他为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