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 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也是五大名窑之一。
主要鉴定方式主要从一下几点入手
1、釉质差异: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
2、纹片差异: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纹”之称。纹痕的颜色以鳝血、鱼籽黄、墨色、油灰居多,鳝血者为上品;
3、胎色差异: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均色深,故称“黑胎”;
4、底足差异: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前者器底有支钉痕,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足部修胎比较粗糙,底部无款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