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gdp啥意思(GDP:国家经济状况的脉搏)

  • 100人浏览   2024-09-23 08:52:58
  • 众所周知,GDP是所有经济指标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曾任克林顿政府商务部长的威廉·戴利则对GDP有过这样的描述:“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成就时,GDP的发明当之无愧。”可见,GDP非常重要。

    那么,究竟什么是GDP呢?

    人们对它是这样定义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经济学家们总是生动地将GDP比做国家经济状况的脉搏,以强调其高度重要性。


    GDP是如何核算的

    总的来说,GDP的核算有三种方法,分别是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下面,笔者简要介绍一下这三种核算方法。

    生产法。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生产法的定义,它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按照生产法来核算GDP,可以把各个行业分为各个部门,各部门按照等式“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其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就可以计算出所增加的价值,再把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扣除相关统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出GDP了。


    支出法。使用支出法核算GDP,需要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采购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合计,来计算出该年度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里的支出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及净出口等。收入法。按照西方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创造收入的理论,收入法是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具体而言,GDP是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及营业盈余这四部分的加总。


    GDP是万能的吗?

    既然可以把GDP比做国家经济状况的脉搏,那么GDP是万能的吗?是不是只要铆足劲儿提高GDP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GDP并不是万能的,它无法衡量社会成本,也无法反映自然资源的损耗。比如说,对于那些原本应该由企业自行承担却让外部承担的成本,CDP是无法衡量的;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环境造成的损耗和破坏,实际上增加了社会总资源的支出,但在现实核算中却可以增加GDP。


    GDP有时是毫无意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打个比方,某地投资5000万元建造了一座大厦,由此产生2000万元GDP,可出于某方面的需求,这座大厦落成后不久就得拆迁重建,而假设重建耗费8000万元,按照上面介绍的核算方法计算,则会产生5000万元GDP。从表面上来看,GDP是产生了,可类似于这种建了拆、拆了建的活动,其所产生的GDP则是毫无意义的。

    有些GDP甚至是有害的。比如,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车辆,一般来说是无法产生GDP的。可如果此时不幸发生了车祸,那么由此带来的医疗费用、维修费用等,则似乎“创造”了GDP。可这样的GDP,我们能说它对社会财富的增长有贡献吗?显然,是不能的。

    GNP:如何衡量国家经济水平

    相对于前面众所周知的GDP,GNP这个经济指标的:“知名度”则相对较低,但事实上,我国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采用GDP,而在那之前一直使用的都是“GNP”这一指标。

    从定义上看,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既包括国内企业创造的,也包括国外企业创造的;而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公民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其所强调的是本国国民创造的价值,无论其在国内创造还是在国外创造的价值,都属于这个国家的GNP。

    GDP与GNP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有一个生动俏皮的说法,称GDP与GNP是一对“孪生兄弟”。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从根本上看,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对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出价值的衡量,都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反映。不过,从两者的含义中仍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GDP强调的是“属地原则”,而GNP强调的则是“属人原则”。

    因为存在这样的区别,同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GDP和GNP可能有出入。一般情况下,当一国的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时,它的GDP会大于GNP;反之,当一国资本流出大于资本流入时,GNP则会大于GDP。通俗地说,这两个指标哪个更大,取决于一个国家给外国人的钱多,还是从外国人那里得到的钱多。

    那什么时候资本流入会大于资本流出呢?就当前的资本流动方向来看,发达国家是主要的资本净流出国,而发展中国家则是主要的资本净流入国。这就意味着,当一个国家处于发展中阶段时,其GDP统计出来的产出水平会大于GNP统计出来的产出水平。

    要GDP还是要GNP

    由于GDP和GNP有一定的出入,那么一个国家是钉住GDP好,还是钉住GNP好呢?

    其实,钉住不同的指标,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政策侧重点会有所差异。要GDP,意味着资本流入要大于资本流出,那么就要尽可能地吸引外资,让外资在国内创造更多的价值,产生更多的税收;要GNP,则意味着资本流出要大于资本流入,那么就要尽可能地扶持本国产业,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发展。

    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一味追求GDP,可能会因为用尽-切方法吸引外资,结果GDP是上去了,可环境、资源等各方面可能会遭到较大的破坏和耗损,这样一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此真正得到提高。相反,如果一味追求GNP,则会采用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的措施,这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比如,在一战之前,英国和法国积累了巨额的对外投资,可后来战争一爆发,所有海外资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由此可见,对外投资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

    因此,关于“要GDP还是要GNP”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无论是钉住GDP,还是钉住GNP,最重要的是钉住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切切实实地提高一个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才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

    PPI:如何把握国家经济的“体温”

    在介绍PPI之前,有必要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CPI的概念。何为CPI呢?人们是这样定义的:CPI,即消费者价格指数,主要用以反映消费者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就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而言的。

    而PPI呢?同样也是价格指数,不过,它指代的是生产者价格指数。也就是说,它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时期货物和服务商品价格水平变动。PPI能够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是国家制定有关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曾有人将其生动地比做国家经济的“体温计”,因为通过观察PPI 指数的变化,能够大体判断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

    PPI有什么用途呢

    从其定义可知,PPI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因此不难看出,这个指数包括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最终产成品这三个阶段的物价状况。一般而言,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物价变动情况最终将会反映到产成品的价格上,因此观察PPI指数的变动状况,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物价的变动状况。也就是说,PPI是CPI的先声。

    通常情况下,PPI指数上升,意味着产品出厂价格上涨,因此可以使企业利润增加;但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价格上涨意味着众多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也就是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从大范围来看,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

    必须指出的是,PPI并不仅仅是某一个单独的数据,而是生产过程中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三个阶段的一组数据。尽管人们认为,对金融市场影响力最大的是产成品的PPI,因为它代表的是商品送至批发零售商之前的最终状态,然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产成品的价格会受到原材料和半成品这两个过程中的物价的影响。因此,观察PPI指数,应该综合观察三个阶段的数据。

    PPI和CPI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稍微留意,就不难发现PPI和CPI这两个指数常常被人们“捆绑”在一起。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通常会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才影响到消费品的价格。这样的传导途径可以简单概括为:从原材料传导至生产资料,再从生产资料传导至生活资料,进而传导至最终的消费品。

    尽管PPI和CPI之间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但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这两个指数所显示的并不一致,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是,CPI不仅包括消费品的价格,还包括服务的价格,因此这两者在统计口径上并不是严格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CPI和PPI的变化在某个时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两者持续长时间处于相悖的状态,则意味着价格的变化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其原因很可能是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存在人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