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bǔ)县位于陕西省东北,榆林市东南部。总面积428平方千米,总人口8.7万。
一、历史沿革
1、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于今宋家川镇东北吴堡城设吴堡寨,金正大三年(1226年)升吴堡寨置吴堡县,属葭州。
2、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升为吴州,元贞元年(1295年)复降为吴堡县。清属绥德州。
3、1913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6年县治移今址。1940年属中共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
4、1950年属绥德专区,1956年属榆林专区。1958年省吴堡入绥德县,1961年复设。1969年属榆林地区,1999年属榆林市。
吴堡县城
二、吴王墓、吴儿堡与吴堡
1、吴王墓。清道光本《吴堡县志》载:“吴王墓,县北十里寇家塬,壕高数丈,故丘巍然。按吴旧志,王之名无可稽考,桂传邑以王授名,尤属不径,以旧志所载仍存之”。
上世纪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的浪潮中,吴王墓也被推土机推平,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上世纪80年代,吴堡县文管会曾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吴王墓进行过勘探。吴王墓南40米处有一处低于塬面十余米的平台,曾挖出一座土坑竖穴墓,这座墓没有侧室,坑深3米多,4米见方。坑底下有1米多厚的木炭,重约1吨左右,当地人拉回家烧了一个冬天。另挖出彩绘陶鼎、茧形壶,铁剑、铜铃等文物。另一土坑墓挖出铜博山炉1件、“解贵”铜印1枚、王莽时期钱币(货布)68枚。
吴王墓的得名,已无从考究,埋葬的吴王是何许人物,也是难寻其真。
吴堡石城
2、吴儿堡与吴堡。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赫连勃勃破刘裕子义真于长安,遂虏其部,筑此城以居,号吴儿城。”
公元417年,东晋大将刘裕破长安,灭后秦,将其12岁的幼子刘义真以及部分兵力留下来镇守长安,刘裕则率军直驱建康夺取帝位。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时的大夏国王赫连勃勃见刘裕离开长安,便乘机亲率铁骑沿秦直道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年幼的刘义真,夺取长安。是年(公元418年)春,赫连勃勃于灞上称帝,11月还都统万城,并下令沿路筑城,将其从长安押回的一批被俘的刘裕官兵蔑称为“吴儿”,安置在各处堡寨为奴,当时人呼之为“吴儿城”。
山西怀仁县大夏吴儿城遗址
不只吴堡县有‘吴儿堡’,事实上陕北绥德、横山、神木等县都有‘吴儿堡’,可见赫连勃勃押回的“吴儿”数目众多,一地无法接纳,所以修了很多堡垒安顿这些俘虏。《南史·纪二》中也有此记载:宋元嘉“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太武帝自瓜步退归,俘广陵居人万家以北”。当时,陕北属北魏领土,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一带。
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
三、远在陕北的“南方方言”
吴堡地处陕西边陲,历史上或属秦,或属晋,但有着江淮方言和吴方言的一些特点。
《吴堡县志》中提到,吴堡次方言和江淮方言、吴方言是亲属关系,吴堡丁家湾乡沿黄河岸村民的口音更是接近南方,如 “担水”口音是deisu,“梯子”的口音是teize。这些发音让北方人听来,多少有了些越剧清音的味道。
吴堡话中有很多“南方方言”的例子。在南方,用竹子编织而成的席子称为“簟席”,而吴堡农村炕上的席子虽然是高粱秆皮编成却也同称为南方味十足的“簟席”。
吴堡人说话喜欢用“海”字,以此来形容很大、很广、很深,比如“海来大”、“海场子”、“今年的庄稼长得像海一样”、“洋芋种得海”、“海碗”等。吴堡距离大海迢迢数千里,在当今交通发达的情况下,见过海的人也不在多数,何况在战局动荡的历史上。没有海上生活的经历,也没有见过海,反而有如此多的“海”字用法,这是不是说明吴堡居民的祖先来自海边呢?